优秀组织单位 先进集体精品视频奖优秀作品……多年来,民生银行西安分行(以下简称民生银行)在监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消费者保护工作评选活动中获得多项荣誉,消费者保护工作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。
服务公众保护客户权益,关爱民生,洞察骗局客户经理高度负责、专注、敬业感动和赞扬,民生银行西安西街支行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……民生银行的消费者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。消费者通过横幅、感谢信和简单的感谢表示感谢,并肯定了民生银行的服务。
长期以来,民生银行一直践行以客户为导向的价值观,一手持一手持矛。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;矛向外,筑牢消防线。以服务标准化建设为出发点,建立健全服务责任制,不断提高金融消费者的收益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“老”问题 “新”现象
牢固消费保护盾
2022年2月16日,民生银行西安汉城路支行服务经理杨琴对跨行汇款业务保持警惕——需要收到交易收据,但不清楚汇款人开户等信息,支付宝客户提示对方账户涉嫌诈骗。
在进一步的询问中杨琴了解到,某外国人声称要给张女士邮寄物品,但物品被海关暂扣,需要张女士给代理人打款三千元办理解扣手续才能放行该物品。联想到疫情期间这类新型诈骗案频现,杨琴立即提示客户,该笔汇款可能存在风险,建议进一步核实清楚。随后张女士证实了银行的提示。
新冠肺炎疫情下,出现了大量蹭热的新型电信诈骗案。针对这一现象,民生银行西安分行制作了动画视频《从新冠肺炎诈骗开始,民生消除保守权益》,通过王老板购买口罩、爱心捐款、修改信用调查等方式,向消费者宣传正确的操作行为。
同时,新冠肺炎疫情与互联网、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多种因素叠加,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,新的诈骗交易开始呈现国际化、智能化的特点,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财产安全。而老年群体,像往常一样成为主要目标群体。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、不了解金融金融产品、重家庭等特点进行金融欺诈,披着关爱老年人的外衣,以家庭、迷信、健康、安全为诱饵设置了许多陷阱,老年人会被欺骗。
朱先生是一位聪明的老人。他是民生银行认识16年的老客户。最近,他搬到了深圳。离开前夕,朱先生给民生银行西安西街支行发了一封温暖的感谢信。朱先生在信中说:感谢西街支行十多年来对我的关心,经常举办各种讲堂活动,耐心指导和传授金融知识,让我受益匪浅。在民生银行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下,越来越多像朱先生这样的老人学会了网上冲浪
为了与客户产生共情,特别是老年客户,民生银行设计了一批在线人物,如王老板和李老汉,并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李老汉的故事和原创的老年反欺诈广播练习。民生银行西安燕翔路支行定期组织老年反欺诈小班,解读假冒慈善机构欺诈的常规,分享老年反欺诈宝藏,帮助老年人在心中建立防火墙,寓教于乐,深受老年朋友的喜爱。
同时,为了使老年客户群体在信息发展中有更多的收益、安全感和参与感,民生银行西安分行采取了便捷的网络服务、独家特殊服务、独家在线服务、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,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、更亲密、更直接的老年服务。2021年,民生银行正式推出为老年客户量身定制的手机银行至简版,专注于老年客户的常用功能,超大字体显示更清晰;银行客服电话95568开通老年客户一键进入人工服务功能。客户拨打电话后,系统根据客户的手机号码、账号或身份证号码识别客户年龄。60岁以上的客户免除语音菜单和按键选择,直接进入人工服务。此外,一些网点配备轮椅,方便有需要的老年客户随时使用。求助电话在营业网点门外显著位置公示。如果老年人在特殊情况下无法进入网点,银行将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。大堂配备引导人员,优先接待老年客户,进行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老问题和新现象交替重叠,形成了当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两座山。民生银行西安分行帮助老年人和特殊客户消除数字差距,引导他们不断变化 不乱投不乱贷
导向制 常态化
铸造消防线矛
2022年2月25日,急着用钱的王女士一大早就来到民生银行西安西街支行,要求微信抢购专家介绍的降脂药,赎回一款理财产品。凭借敏锐的职业意识,财务经理姚倩和同事王楠立即了解情况,并向专家询问药品编号等信息。经过几次与专家的打交道,他们发现这一天的价格药物确实是一种三无产品。姚倩立即提醒王女士涉嫌电信网络诈骗,为王女士挽回2万元的经济损失。醒来后,王女士深受感动,手写感谢信送姚倩。
内修在心,外修在行。近年来,民生银行西安分行内外兼修,不仅积极解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,而且将被动转变为主动,以多听、多问、多说的工作热情和感受,践行初心使命,筑防线,炼功底,为消保工作铸造锋利的防线矛。
内修在心,探索消保思维导向机制。民生银行通过12231指导机制开展消费者保护和投诉工作。遇到问题时,要理性说服人,思维同理心,态度真诚,处理事实,合理;坚持第一问责制、最高领导责任制等两个原则,投诉发生后,从客户投诉是否成立和处理过程是否合适两个方面入手;通过三项关键措施:投诉回顾、评论通知和评估,逐步形成流程明确、责任明确、主动整改到位的长效工作机制。
在线外部修复,规范金融知识教育。记者梳理了2019年至2021年民生银行消费者保险相关信息,发现民生银行金融知识教育正常化,金融知识宣传覆盖面不断扩大和提高。近年来,线上线下开展了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。
除了李老汉的故事,最具特色的在线活动还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新生反欺诈指南,让学生深入了解不良校园贷款的危害;网络安全小班介绍ETC诈骗,清除不良信用记录诈骗,APP欺诈等典型的网络案例,提醒消费者做好个人金融信息的四不;针对农村居民,结合地方方言特点,制作农村金融喇叭音频,引导农村居民学习金融风险知识。
线下活动更加丰富多彩,通过网络宣传、社区宣传、校园宣传、商业区宣传、企业宣传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;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共青团委员会公共账户315老年人防欺诈广播操作采用发布。通过户外设体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和金融知识薄弱环节和金融需求,开展信用调查知识、人民币知识、支付结算知识、防止非法集资知识、防止欺诈48项措施等金融知识推广活动。
线上线下齐心协力,让金融消费者直观感受到我服务,你放心的消费者保护精神,促进金融教育有趣,客户参与乐趣,消费者保护声音响,品牌形象美丽。
客户满意度没有尽头,消费者保护服务工作总是在路上。下一步,民生银行将继续系统地推进消费者保护服务工作,努力提高专业水平,使消费者保护服务文化植根于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,不断完善服务,实现消费者保护服务与管理的高度整合,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银行服务体验。
编辑:雯雯
学习养卡提额,融资,信用卡背后财富,免费学习价值998课程 每天限前10名,添加 微信:tu359813 备注:我想学习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nshang6.com/38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