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1-12-16
一个无赖把一家县级银行的信用卡部搞得鸡飞狗跳,工作人员焦头烂额,连Sa他的心都有。
我有个朋友,在银行的信用卡部任职,跟我讲述了这件事情的大致经过。
事情是这样的。
两年前的某一天,该银行的信用卡部收到上级行传下来的投诉工单,有一客户投诉银行乱收费,还说他办卡时不知道要收年费,也没人告知他。
信用卡年费,580米,扣了。客户不认可,要求退还扣款。
年费数目不算小,能不能扣?是否合理?
这要先搞清楚,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
该客户是名外来务工者,经查,客户持有的信用卡,是该银行的一张小白金卡,级别比较高,附加有较多客户权益,如:额度比普通信用卡高、刷卡消费享多倍积分、提供免费的航空意外险和航空延误险、道路救援服务、租车优惠、免费打高尔夫球、机场贵宾室服务、飞机或动车免费升舱服务以及免费体检服务等等。
所以年费有点高。权益呢,有些有用,有些没什么用。
信用卡中,年费比这高的还有,如:白金卡、钻石卡,最高年费有达5800米的,当然权益也更多。
不过银行方有免除年费的规则,比如:一年刷卡消费或取现达到多少次数,就可以免年费,或者在扣除年费后的几个月内,刷卡消费达到多少次数,可以退还年费。每家银行的规则不尽相同。
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,年费照收不误。
当时,该客户已不具备免年费的这些条件,银行方收取年费并没有什么过错。
信用卡要收年费这事,客户是不是不知情?
朋友说,不可能。他是在银行自助机上办的,流程上都有醒目提示,带红色的,只有客户确认后才能办下去。
现在要扣年费了,找个借口而已。
所以,银行工作人员根据制度规定,回复客户,年费不予退还。
但客户不依不饶,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投诉,前后不下10次,对银行施加压力。最后,银行方为了息事宁人,被迫退还了年费。
事情到了这里,以为这篇算是翻过去了。
但事情远没这么简单。
该客户理亏,还不饶人,他换了一个角度,继续进行投诉。
投诉什么呢?
投诉银行工作人员态度恶劣,要求处理经办人员,而且要把处理结果书面给他。这不是无理取闹吗?
工作人员态度真的恶劣?
朋友说,不是。我想也不太可能,对他恨之入骨,倒有可能。
为什么不太可能?
一,客户是上帝,怕得罪;
二,也怕录音,到时来个断章取义,洗不清。
银行妥协了吗?
没有,处理这事,工作人员并没有出格的地方,有理有据,所以银行方不会让经办人去坐实这口黑锅。
该事,最后客户也折腾不出什么鸟来,不了了之。
到此,故事算结束了?并没有。狗血的还在后面。
去年,该客户在这张信用卡上透支了1.6w,到期后一直未还。银行多次催讨,未果。三个月后转入不良。
转入不良后,银行委托第三方进行催收。
通过第三方催收这种模式,是每家银行的通行做法。他们与银行有收费约定,根据标的金额按比例提取。
第三方相当于专业讨债公司,他们的积极性更高,手段更多,态度更强硬。
需要通过第三方去解决的客户,肯定有些难搞,大多是些刺头,所以,连骗带吓的情况一定会有,否则没有震慑效果。
他们催收的效果绝对比银行自己催收的要好得多。银行总是缩手缩脚,怕一不小心被客户抓了辫子,而且工作人员也没有多少积极性,收进了也进不了自己的口袋,所以,也只是按部就班,例行公事,不会实打实、狠命地去搞。逻辑上就是这么回事。
第三方催讨后,客户的投诉马不停蹄就杀到了。
投诉理由,大概意思说是银行暴力催收,影响他睡眠,从而影响到身体健康,影响工作云云。还扬言要去媒体曝光。
投诉目的,要求免去透支的钱,还要赔偿精神损失费。
这个才是他诉求的重点。
投诉的渠道有:银行客服,银监。
投诉有用吗?
还真有用。为什么?银行软弱了。
银行卡部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软弱。
据规定,每次投诉,工作人员必须在限定时间向上级或受诉部门(如银监、信访等)回复,包括事情经过,处理时间,处理结果等。而且必须与客户进行联系沟通。
工作人员的回复是,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,没有商量的余地,态度坚决。
而客户像打不死的小强,反复投诉,已不下20次,烦不胜烦。
这事像牛皮糖一样,粘来粘去,一直拖到今年8月份,本金带利息已到了2w多,客户始终没有还款意愿。
其间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跟他摊过牌,说他这种行为涉及信用卡诈骗,还扰乱银行正常工作秩序,再搞,后果自负。
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,说,他就是来敲诈的,你们银行就当是扶贫好了。很嚣张。
这些都有电话录音。工作人员向领导汇报,建议报警。这种刁民,死缠烂打,根本无法理喻,只有执法部门才能灭他。
工作人员被拖得精疲力竭,早将该客户定性为无赖。并了解到,该无赖在其它银行也在这么搞。
这事若报警,大概率能办了他。事实依据,铁板钉钉。
最后结果呢?十分搞笑,也很悲催,银行竟同意免除他所有欠款,只是要求他将卡注销。
谁软弱了?业务部门的分管领导。为什么会软弱?也没有给出具体答案。
猜测:
一,怕舆情影响,怕客户真的去媒体反映,怕事情搞大。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这块都很重视。
二,其实是怕担责,如果客户投诉成功,那领导变成有责任了。
单就这件事而言,有必要担心这些吗?完全没必要,这明明白白是一起无理投诉。
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前提是银行方有过错,而不是毫无原则地去顺从,没有责任,为什么不可以理直气壮。
知道这样处理的后遗症吗?不展开,大家可以脑补。
再分析总结一下:
一,这是一场客户有预谋的诈骗行为,先是虚张声势,不断试探你的底线,看你的反应,你一怂,就整个崩了,任人宰割。
二,第一次处理年费的时候,就可以将他的卡额度清零。这一步没做,养虎为患。
三,最后处理方式极不妥当。如果连这样的事都处理得如此畏畏缩缩,那还有什么事可以办得圆圆满满呢。无疑是助纣为虐。
四,这样的处理结果,工作人员非常气愤,内心很受伤,憋屈,眼睁睁看着银行资产无故流失。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情,还怎么处理。
五,这类客户,经常踩着法律的红线走,进去喝汤不是中午的事,是早晚的事。
这里,倒并没有偏袒银行的意思,就事论事。
对于信用卡这块,人们还是有诟病的。
比如,信用卡透支利息确实高了,日息万分之五,年化18%,就是民间借贷讲的一分半利息。
法律规定,不得超过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,超过的部分不受保护。这是银行的高明之处,寻求收益最大化。
后来,朋友他们也想明白了,不爽归不爽,钱反正也不用自己掏。
朋友说,钱也免了,气也受了,看来,这事可以松口气了。但他们依然天真了。这无赖的投诉又来了。
投诉什么?
暴力催讨,侵犯公民权利,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。
一波刚息,一波又起。他说,他们已不知该如何去应对了。
什么叫姑息养奸,这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若干年前,某国有大银行的行长说到“银行是弱势群体”时,现场哄堂大笑,包括参加讨论的国务院总理。看电视的全国人民都笑了。
几年过去,说银行是弱体群体一点都不为过,真的是一语成谶。
学习养卡提额,融资,信用卡背后财富,免费学习价值998课程 每天限前10名,添加 微信:tu359813 备注:我想学习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nshang6.com/8685.html